春天の桶后溪
此次再度造訪桶后溪,是搭Nikon School生態班第二期外拍課之便,
一同參與外拍,好久沒有拍生態了,剛開始還略嫌生疏。
春天的桶后溪綠意岸然,氣溫還稍有涼意,潺潺的流水,處處充滿
了活力,與冬天時的情景截然不同。
↓短尾幽蟌(節錄自嘎嘎昆蟲網)
(幽蟌科) 體長40-48mm,雄蟲複眼黑色,合胸黑色具藍色的粉末,側視無斑紋,
未熟雄蟲近似雌蟲,合胸側視具 黑、黃相間條紋,成熟的個體為藍灰色不具斑紋,
腹部黑色末端白色;雌蟲體形較小,合胸側視具黑、黃斑紋明顯,無粉末分布,
腹部較粗,腹末端無白色分布 。本種分布及數量較短腹幽蟌少,常見於清澈的小溪,
活動較遲緩。
↓紹德春蜓
↓短尾幽蟌
↓短尾幽蟌
↓食蟲虻(節錄自嘎嘎昆蟲網)
(食蟲虻科) 屬於雙翅目昆蟲,體長可達40 mm大小,是雙翅目中體型最大的,
主要特徵為頭部前端具刺吸式口器,複眼大,胸部寬大,頭與胸部交接處較細,
滿覆長毛,腳長強壯。常停棲枝頭頂端,視力好,擅長快速飛行,
以捕捉其他昆蟲吸食體液為食。
↓台灣琉璃金花蟲(節錄自嘎嘎昆蟲網)
(金花蟲科)體長 8 - 10 mm,與大琉璃金花蟲近似,體背黑色光澤,前胸背板黃褐色,
各角跗節為黑色,唯不同處是本種觸角倒數第 4節黑色,末端膨大並具1枚尖刺,
雌蟲觸角膨大處不明顯,末五節黑色。本種生活於中海拔山區,以野生瓜類為食。
↓紅邊黃小灰蝶 (雌)
(小灰蝶科) 展翅寬 30 - 34 mm,雄蝶翅膀表面黑褐色,上翅中央具紫藍色金屬光澤,
雌蝶翅膀表面黑褐色,上翅亞外緣具橙色斜條斑紋,翅腹面黃褐色,翅緣有橙色之波浪
斑紋。幼蟲食草為火炭母草,生活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,成蟲全年可見,喜歡於路邊
野花上吸蜜,數量很多,為常見的種類。
↓淡黃蝶(無斑)
(粉蝶科) 展翅寬 50 - 65 mm,本種有二型,無紋型和銀紋型,銀紋型後翅腹面中央
有2個緊鄰的紅色小圓斑,翅脈清晰,雄蝶顏色較深,雌蝶較淺。本種有淡綠色與黃色
個體,有些個體斑紋異常大。生活於低海拔山區,常見於豆科植樹之樹幹上訪花吸蜜。
普遍分布全島,尤其中、南部或東部許多豆科類的行道樹吸引上千隻此蝶,數量龐大
十分壯觀。
↓台灣紋白蝶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