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啄木(蟻鴷)



20101 屏東.東港


目科特徵:


目名:鴷形目(Order Piciformes


科名:啄木鳥科(Family Picidae


種類:全世界180種,台灣4種。


分佈:除北極附近外,分佈世界各地。在台灣有3種繁殖。


科特徵:嘴堅硬,先端尖細。頭大;雙翼寬廣,於飛行時初級飛羽末端各羽分開,呈圓形。尾羽羽軸堅硬,呈楔形。腳堅實,趾為對趾。飛行時,呈波浪形。


科棲息地:主要棲息於樹林中。


食物:以昆蟲或植物之果實為食。常攀爬於樹幹上啄食樹皮或樹幹中之昆蟲。啄食時,常以尾羽抵住樹幹,以堅硬之嘴快速敲打樹皮,再啄食樹皮內之昆蟲。


築巢:通常在樹洞中或以嘴在樹幹上鑿洞為巢。





地啄木


學名:Jynx torquilla


英名:Wryneck


/□


體型:體長16cm


形態:


背面灰色,密布黑色及褐色橫紋,頭至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線;尾羽灰褐色,有黑褐色細橫斑。過眼線暗褐色,長而醒目。喉至上胸淡黃褐色,有黑色細橫斑;下胸至上腹、脇黃白色,有黑色細橫斑;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。


生態:通常出現於低海拔之樹林中。大多於地面活動,啄食地面或朽木上之昆蟲,不善攀樹,亦不啄木。


↓#1地啄木


↓#2地啄木


↓#3地啄木


↓#4地啄木


↓#5地啄木


↓#6地啄木


↓#7地啄木背面


↓#8地啄木背部特徵


後記:


有緣拍到「地啄木」,要感謝住在屏東的『善兄』,在『善兄』Po出「地啄木」後。我在書本上查到,牠是屬於迷鳥,而且不常見,心中掙扎了數日,終究抵不住牠的誘惑;向『善兄』詢問資訊後,就連夜開車南下到屏東。最終只按到十次快門,也就是此篇貼出來的十張圖片,真是彌足珍貴,因為出現的時間極為短暫,沒有充裕的時間構圖,拍了十張之後,牠就一直沒再出現,等待數小時之後,只好驅車到高雄拍攝「玫瑰聖母殿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hiel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2) 人氣()